鞏義高純丙烷廠
發(fā)布時間:2022-10-17 00:26:00鞏義高純丙烷廠
使用氮氣的注意事項1、用氮氣進行氣密試驗時,必須對設備、管道按壓力等級劃分,相互之間及系統(tǒng)以外的連接閥處加盲板隔離,防止竄氣損傷他人;安全閥處于完好狀態(tài),拆除所有超量程儀表或關閉根部閥,防止因超壓造成儀表、設備、管線的損壞;充壓過程中應有專人監(jiān)護,以防超溫超壓,選取的試驗莊力為操作莊力的1.1倍。作業(yè)中應撤離相關系統(tǒng)內(nèi)現(xiàn)場其他作業(yè)人員,巡檢人員的站位應注意法蘭(蓋)的側面和對面都不能站人。另外對泄漏點的處理應在泄壓后進行,嚴禁帶壓處理。?2、系統(tǒng)或設備氮氣吹掃、置換,置換前應制定作業(yè)方案,確定作業(yè)流程,明確排放地點,做到明確分工、責任落實。排放口應設置在安全地方或配有專人監(jiān)視,作業(yè)時排放口附近撤離從事其他作業(yè)的相關人員。?進行吹掃、置換的設備、管道系統(tǒng)必須采取可靠的隔離。所有與吹掃無關的部位、系統(tǒng)要關閉或加盲板隔離,相關的操作嚴格按盲板示意圖執(zhí)行,同時附上盲板隔離檢查匯總記錄。置換時要逐個打開所有的排污閥或放空閥泄壓和排放余液,調(diào)節(jié)閥的前后閥旁通也應打開。?置換應根據(jù)氮氣和被置換介質(zhì)密度的不同,選擇氮氣進入點和被置換介質(zhì)的排放點,確定取樣分析部位,以免遺漏,防止出現(xiàn)死角。在指定的采樣點測量氧含量、烴類氣體含量,采樣點應選在氮氣置換接氣口的下游(終點和易形成死角的部位附近)。氮氣置換至氧含量小于0.5%后,泄壓至微正壓狀態(tài)保壓。?
鞏義高純丙烷廠
常用藥物(1)預防和控制感染的藥物:硫酸慶大霉素、卡那霉素等。(2)稀釋痰液的藥物:α-糜蛋白酶等。(3)解除支氣管痙攣的藥物:舒喘靈、氨茶堿等。(4)減輕黏膜水腫的藥物:地塞米松等。2.操作步驟(1)備齊用物至床旁,解釋、查對,取得病人的合作,擺好體位,鋪好治療巾。(2)將藥液稀釋在5ml以內(nèi),注入氧氣霧化器內(nèi)。(3)囑病人漱口,將霧化器的進氣管與氧氣相連,調(diào)節(jié)氧氣流量至6~10L/min.(4)病人手持霧化器,把口含嘴放人口中,緊閉雙唇,用力吸氣的同時以手指堵住出氣管,呼氣時放開出氣管。(5)反復操作直至藥物全部霧化,醫(yī)|學教育網(wǎng)搜集整理一般需要lO~15min.(6)取出霧化器,關閉氧氣開關,安置病人醫(yī)學教育網(wǎng) 原創(chuàng)使其舒適,整理用物并清潔消毒備用。3.注意事項(1)霧化器中的藥液應將彎管浸沒。(2)用氧時注意遠離煙火和易燃易爆物品。(3)直接接流量表,而不使用濕化瓶。(4)囑病人呼氣時要松開出氣管,防止丟失藥液。
鞏義高純丙烷廠
使用氬氣的過程1、氬氣應儲存在通風、干燥、陰涼的庫房里,遠離熱源和火種,避免陽光直曬,而且氬氣瓶要有防倒措施。2、氬氣瓶裝氣體為高壓充裝氣體,使用時應經(jīng)過減壓降壓后方可使用。 3、氬氣有使用年限,比較好在使用年限內(nèi)使用,快到期的氬氣送到相關部門進行安全檢驗,合格后才能繼續(xù)使用。4、氬氣使用到尾氣時,應保持瓶內(nèi)余壓0.5MPa,余壓比較小不能低于0.25MPa,而且應關閉瓶閥,保證氣體質(zhì)量和使用安全。5、氬氣在儲存、運輸、使用時應該分類擺放,不能把可燃氣體與助燃氣體放置在一起,而且還應配備泄露應急處理設備。6、氬氣使用時要做到勿火種、勿油脂、勿暴曬、勿重拋、勿撞擊。7、氬氣的儲存和運輸過程中應該輕裝輕卸,防止碰撞,防止溫度過高,比較好給氬氣瓶加裝安全帽和鋁合金門窗防震橡皮圈。8、如果需要進行氬氣作業(yè),佩帶空氣呼吸器、氧氣面具等防護設備。9、如發(fā)生氬氣泄露危險,應迅速撤離泄露污染區(qū),戴上呼吸器或防凍護具,情況允許的話,將泄露氣瓶移至空曠安全處放置。
鞏義高純丙烷廠
氮(N2 )常溫常壓下為無色無味的氣體??諝庵械牡?8%一80%。相對分子質(zhì)量28. 0134,沸點一195. 8℃。難溶于水。當空氣中氮含量增加(>84%)時,可排除空氣中氧,引起吸入氧不足,人感覺呼吸不暢,有窒息感。高濃度氮(>90%)可引起頭痛、惡心、嘔吐、胸部緊束感、胸痛、紫紺等缺氧癥狀和體征。嚴重時,迅速昏迷。 氮所造成的危害大致有兩種:一種是因急性缺氧所致的氮氣窒息;另一種是潛涵作業(yè)所致的減壓病。預防措施①存在氮氣的設備管道、容器等定期維修,杜絕氮氣跑、冒、滴、漏。②氮氣置換后的設備容器應先經(jīng)充分的通風、排風,測定氧含量在20%以上時,方可進行檢修。③急需進入檢修時需戴供氧式面具,并應有人在現(xiàn)場監(jiān)護。④生產(chǎn)液氮時,應戴防護手套和眼鏡。